時光相冊丨春運回憶:溫情車站
2024-01-27 10:07:16 來源:新華社原標題:時光相冊丨春運回憶:溫情車站
鄉(xiāng)愁是一張小小的火車票
牽動著滿懷思念的歸人
又是一年春運
又是一年回家路
這場人類歷史上規(guī)模最大的周期性遷徙
是幾代中國人的共同記憶
點擊圖片看視頻
車站,是春運的縮影
歸家的喜悅
離別的不舍
熱心的幫助
……
春運的火車站
留下了許多溫情瞬間
1984年2月1日,在北京火車站候車室,車站職工業(yè)余文藝演出隊為旅客們演出文藝節(jié)目。 新華社發(fā)(馬洪中攝)
1984年春運期間,在石家莊火車站,工作人員為過往旅客送開水。新華社記者趙連升攝
1992年春運期間,廣州鐵路中心醫(yī)院在廣州火車站設立醫(yī)療點為旅客治病送藥。 新華社記者潘家珉攝
1994年1月30日,北京火車站客運員許新用電瓶車免費送旅客上車。新華社記者唐召明攝
1995年春運期間,在廣州火車站,來自四川的“打工妹”趕早乘火車準備回家過年。新華社記者陳學思攝
2003年1月20日,來自安徽的程勉珍父女一到福州火車站就買到了回家的火車票。新華社記者丁海軍攝
2005年1月25日,一對情侶在濟南火車站站臺戀戀不舍地擁別。新華社記者徐速繪攝
2009年1月22日,在廣州火車站,一名回湖北黃岡過年的旅客(右一)剛剛坐上火車,就趕緊給家里打電話報信。新華社記者盧漢欣攝
2010年1月30日,在江西南昌火車站,一位背負著超大行李的母親懷抱孩子匆忙趕車。新華社記者周科攝
2010年1月30日,將返鄉(xiāng)過年的河南商丘人袁冠軍(左)在上海火車站站前廣場候車時與女友一起分享音樂。新華社記者裴鑫攝
2011年1月18日,在寧波工作的白先生送別回甘肅老家過年的父母,父母在車窗上寫下了“保重”兩個字。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
2012年2月13日,在重慶火車北站站臺上,“青年民警便民服務隊”的一位女民警(右一)幫助出行旅客抱孩子。新華社記者劉潺攝
2013年1月25日,一名小男孩趴在父親的拉桿箱上進入上海火車站候車。新華社記者陳飛攝
2013年1月26日,從浙江寧波東開往廣州的列車到達杭州火車站時,陽先生利用停車間隙在站臺上與同行的小孫子“擁抱”。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
2013年1月26日,在北京站始發(fā)的北京至哈爾濱的第一趟臨客列車即將開車前,一對戀人隔著車窗依依不舍。新華社記者王申攝
2015年2月7日,在長沙火車站,兩名年輕人坐在隔離欄上等候進站乘車。新華社記者李尕攝
2016年1月24日,在貴陽火車站檢票口,一名女孩為男友捂臉取暖。新華社發(fā)(秦剛攝)
2016年2月3日,在廣州東站站臺,樊鼎緊緊抱住妻子雷云,淚濕雙眼。樊鼎是奮戰(zhàn)在廣東春運一線執(zhí)勤的邊防軍人,雷云是奔波在春運鐵路線上的客運列車員。因為一趟臨客列車的機緣,他們在站臺上有了30分鐘的短暫“團圓”。 新華社記者劉大偉攝
2019年1月21日,一對夫妻在杭州火車東站接受“幸福照相館”的免費合影服務。 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
2020年1月3日,南昌客運段列車值班員卞菁和女兒在南昌西站站臺上離別。新華社記者胡晨歡攝
2023年1月7日,在武漢站站臺,旅客與親人告別。新華社記者伍志尊攝
2024年1月26日,在內(nèi)蒙古工作的李振南帶著兩個兒子在沈陽站中轉(zhuǎn),準備回黑龍江佳木斯市過年。新華社記者潘昱龍攝
當團聚的愿望扎根于心底
當沉重的行囊背負著似箭的歸心
當陌生人的溫暖關愛照亮了旅途
回家的路
似乎不再漫長
策劃:蘭紅光 王建華 李尕
統(tǒng)籌:費茂華 周大慶
本期主持:張鋮
海報、視頻:張鋮
視覺設計:康亦斐(實習)
編輯:徐金泉 周大慶 張鋮
老照片工作室
新華社攝影部
最熱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