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·緬懷英烈丨“紫電英雄”陳書琴滿腔熱血為家國
2021-06-16 09:00:15 來源:平潭綜合實驗區(qū)融媒體中心平潭網6月16日訊(融媒體記者 楊詠林/文 念望舒/攝)夏至時節(jié),沿著南北街的石板路走進新府口,小巷兩旁老厝棋布,叢竹清脆,這些古建筑仍如百年前般寧靜、古樸。
陳書琴的故居
跟隨陳書琴小兒子陳世武的腳步,記者來到一棟紅磚黛瓦的老房子前。“我的父親就是在這里出生的。”滿頭銀發(fā)的陳世武看著斑駁的老屋,講述起他父親的英雄故事。
心懷家國 深埋革命“火種”
1919年10月28日,陳書琴在一個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里出生,少時先后在平潭縣原興文小學、嵐華初級中學就讀。求學路上恰逢國難當頭,陳書琴父親的航運生意因日軍掠奪而破產,其父也因此在數(shù)月內患病身亡。
國仇家恨,讓革命的“火種”在這個年輕人心中深埋。
陳書琴的革命烈士證明書
1940年,陳書琴和平潭進步青年張緯榮等人共同發(fā)起組織平潭五四青年會,會員數(shù)十人。青年會以抗日救亡為宗旨,發(fā)揚“五四”精神,積極組織會員和廣大青年開展各種抗日活動,通過出版《嵐聲》小型刊物、組織演出抗日閩劇等方式,宣傳抗日救國,在平潭引起廣泛的影響。
1941年,日偽軍侵占平潭,五四青年會大部分會員退往福清參加抗日游擊隊,陳書琴堅持繼續(xù)在平潭發(fā)動群眾,宣傳抗日斗爭,被日偽軍發(fā)覺后逃脫。不久,五四青年會解體,但陳書琴仍經常與十來位志同道合的同學、友人聯(lián)系?!奥牸依锏拈L輩說,那時候父親和朋友常常聚在這棟老屋里,談論國事,宣傳抗日救國,傳播革命真理,這些青年人后來都投身抗日救亡運動。”陳世武說。
英勇無畏 奮起抗日殺敵
正當陳書琴滿懷救國熱情,卻不知該如何改變現(xiàn)狀時,轉折點出現(xiàn)了。
1943年,中共地下黨領導人曾煥乾為了壯大革命力量,秘密引導以陳書琴為首的這批青年走上革命道路。為了掩護革命活動的開展,陳書琴與其他青年組建起一支籃球隊,號稱“紫電隊”。
隨后,“紫電隊”公開在社會上活動,成為中共地下黨的外圍組織。按照曾煥乾的指示,陳書琴帶領“紫電隊”全體成員加入剛成立的平潭縣三青團戰(zhàn)地服務隊,以合法的身份開展抗日宣傳,打擊走私資敵,嚴禁販毒聚賭,懲辦貪官劣紳,并乘機掌握一批武器。
1945年2月7日,日寇在平潭流水東美村登陸,陳書琴主動帶領幾名隊員參加平潭縣自衛(wèi)大隊圍殲日寇的戰(zhàn)斗。在參加偵察組完成敵情摸排后,2月9日凌晨,陳書琴參加突擊隊,突襲日軍駐地媽祖宮。戰(zhàn)斗接近尾聲時,為攻克日軍最后一個據點大王宮,陳書琴與兩名戰(zhàn)友翻墻爬上大王宮屋頂,向宮內日軍重機槍陣地投擲手榴彈,炸死日軍指揮官,隨后英勇?lián)魯罋垟场?946年8月,曾煥乾代表黨組織正式批準他們加入中國共產黨。
精神長存 續(xù)寫先烈榮光
1947年6月,陳書琴被選派參與華東野戰(zhàn)軍一縱一師政委阮英平的保衛(wèi)工作。7月上旬,阮英平兼任閩東地委書記,回閩東領導游擊戰(zhàn)爭,陳書琴成為了直屬警衛(wèi)隊的一員。
隨后,陳書琴跟隨阮英平在閩東開展游擊戰(zhàn)爭,以寧德幾個老區(qū)村為立足點,鞏固和擴大武裝隊伍,指揮打下洋中、七都、赤溪、虎貝等鄉(xiāng)公所,閩東的局面很快被打開。
在閩北革命行動中,陳書琴因“城工部事件”蒙冤殉難,年僅29歲。1954年2月,中共中央批準福建省委成立審查城工部問題委員會,經全面審查后,陳書琴及戰(zhàn)友平反昭雪,他的名字也刻在了福州文林山城工部烈士墓石碑上。
從稚嫩的愛國青年,到忠勇的共產黨員,陳書琴的一生都在為救國救民而努力,這也是他生命的全部意義。時任閩東北地委副書記的劉捷生曾在回憶陳書琴的書中寫道,陳書琴在死前仍然聲明自己永遠忠于黨,相信黨一定能夠審查清楚。
“革命的歷史是曲折的,為了民族的復興、人民的幸福,我們無數(shù)的先輩奉獻了自己的生命,我父親只是其中一個。”看著父親的烈士證明,陳世武語氣堅定,“我們后輩要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,續(xù)寫先烈榮光。”
人物名片
陳書琴,1919年出生于平潭縣潭城鎮(zhèn)(現(xiàn)海壇街道)。1940年,陳書琴參與組建“平潭五四青年會”,投身抗日救亡運動,隨后參加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平潭抗日游擊隊,參與福建閩中沿海地區(qū)的抗日游擊斗爭。1945年10月任中共閩江工委直屬的海上游擊支隊隊長,率部活躍在閩中沿海地區(qū)開展游擊戰(zhàn)爭。1947年,陳書琴調至中共閩浙贛區(qū)黨委城工部,在后來的“城工部事件”中蒙冤,于1948年4月在寧德罹難,時年29歲。后獲得平反,被追認為革命烈士。
責任編輯:林丹
最熱評論